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訊息頁面

目前查無資料!


最新出國報告

看全部
經濟部能源局
2023年德國能源轉型交流訪問團
經濟部能源局主辦「2023年德國能源轉型交流訪問團」於今(2023)年7月3日至7日於德國進行交流訪問,以雙邊能源轉型政策規劃發展與實務推動近況、電網建設與擴大再生能源交流、整體國家氫能計畫發展與推廣、提升智慧電網與儲能發展等議題作為雙方交流重點,並參與於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BMWK)舉行之「臺德能源轉型圓桌論壇」。 本次交流訪問團由經濟部吳參事志偉率團,參與單位包括經濟部能源局、經濟部標檢局、經濟部技術處、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及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台灣電力公司、台灣綜合研究院及台灣經濟研究院等共計13位團員,並由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3位陪同參訪包含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BMWK)、德國能源署(dena)、德國能源與水資源產業公會(BDEW)、布蘭登堡邦經濟事務及勞動能源廳、50Hertz、德國工商總會(DIHK)、哈芬和物流股份公司(HHLA)、H&R公司、北德綠氫倡議(HY-5)、漢堡風能發展機構(WAB)、布萊梅港Frauenhofer氫能實驗室(HLB)以及技術轉移中心(ttz)等12個單位。 本次交流訪問為具體落實2016年簽署之《臺德能源轉型領域合作意向共同宣言》下之合作活動,透過對話與實地參訪有助於強化兩國能源轉型政策、計畫及關鍵低碳能源技術發展趨勢,確認合作利基及潛力,以尋求推動各能源領域之實質合作機會,攜手邁向淨零轉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參加第四屆全球土壤安全國際研討會交流報告書
 由南韓土壤肥料學會於112年6月26日至29日首爾舉辦第四屆全球土壤安全研討會(4th Global Soil Security Conference),研討會共分為「土壤安全與氣候變遷」等八大主題,土壤安全須整合各種土壤功能包含土壤健康、生態系統服務、因應氣候變化和人類健康,並且以土壤安全作為永續管理土壤的核心法則。研討會討論包含氣候變遷下的土壤安全、糧食安全、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土壤碳匯及土壤生態多樣性等議題,預期透過此研討會蒐集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增加土壤碳匯之方法,及氣候變遷下的調適策略等資訊,供國內政策及研究參考。在土壤增匯部分,可利用大數據、模型及製圖(mapping)技術分析及預測土壤有機碳變化,評估生物炭應用於稻米、結球白菜及甜椒的碳匯效益,有機水田管理增加碳匯及抑制甲烷產生的作法、蚓糞的碳匯效益等。溫室氣體減排部分,利用資材如矽酸鹽肥料、緩效性肥料、硫酸銨肥料、木醋液等,及透過不同管理如水稻田保育式耕犁、不除草、與水生生物共作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因應氣候變遷調適部分,利用模型、製圖技術、水分管理排程等來調適乾旱逆境,以及探討有機水稻栽培調適全球暖化的效益。同時於此研討會「土壤安全與氣候變遷」主題項下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張琇妍助理研究員發表「臺灣宜蘭地區之綠肥減碳效益」(Effect of green manure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n Taiwan Yilan area)論文摘要,並與國際上各減量及量測方法之專家學者進行意見交流,預期透過此研討會交流及蒐集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土壤碳匯及氣候變遷下調適策略等資訊,供國內政策及研究參考。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智慧財產權專家小組(APEC/IPEG)第57次會議」報告
2023年APEC/IPEG第57次會議於2023年8月1日至2日於美國西雅圖舉行。除了為期2天的IPEG會議,同時於2023年7月31日參與由菲律賓主辦的「APEC經濟體分享促進全球智財制度女性參與之措施」工作坊,以及由美國計劃,於2023年8月3日舉辦的「綠色技術一日計畫」。 本次會議由IPOPHL局長Atty. Rowel S. Barba擔任,並有加拿大、智利、中國大陸、香港、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秘魯、菲律賓、新加玻、中華臺北、泰國、美國等14個經濟體相關代表以實體參加,另有墨西哥、澳洲、俄羅斯等3個經濟體相關代表以視訊方式參加計約30人參與。我方於本次會議期間,簡報分享我國「臺灣智慧局性別平等措施」(TIPO's Initiatives for Gender Equality)。 會議期間,議題相當豐富多元,各國與會代表者透過大會設定議題分享各國經驗,議題包括:有關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新計畫提案、APEC補助計畫更新、IPEG策略發展、IPEG於「生物、循環與綠色經濟模式(BCG)」有關曼谷目標之貢獻、IPEG依拉塞雷納婦女及包容性成長路徑圖之成果、支持多邊貿易體系:深化智慧產政策對話、支持APEC區域經濟整合之發展、貿易便捷化與連結性及基礎設施、包容性途徑(如智財融資及商業化、創意經濟、消費者及權利人之教育)等相關議題。 本次7月31日的工作坊,經由各經濟體的簡報,也是獲得更大議題全貌的良好場域,讓各經濟體瞭解對於女性參與議題之可行方向。此外,隨著氣候變遷的發展,主辦方美國特於本次IPEG會議後,在8月3日舉辦「綠色技術一日計畫」,期能藉由參訪美方相關的綠色技術與各經濟體的討論,協助各經濟體更多方面瞭解各經濟體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對節能減碳的努力與成效。 2024年APEC主辦國為秘魯,各經濟體可在閉會期間提出新的優先事項,各經濟體也可預為準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出席2023年APEC「農業生物技術高階政策對話 (HLPDAB)」系列會議
本(2023)年APEC主辦經濟體美國之主題為「為各方創造具韌性且永續未來」(Creating a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Future for All),三大優先領域議題為「互連:建立具韌性及相互連結的區域以增進具廣泛基礎的經濟繁榮」(Interconnected: Building a resilient and interconnected region that advances broad-based economic prosperity)、「創新:為永續未來打造有助創新的環境」(Innovative: Enabling an innovative environment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以及「包容:為各方樹立衡平且包容性的未來」(Inclusive: Affirming an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future for all),HLPDAB係由美國農業部主辦,安排實地參訪戴維斯及聖路易斯之基因工程相關研究機構與公司,並召開系列工作坊及年會。 從2002年 HLPDAB之首次會議,即開始討論基因改造生物與產品(GMO)之發展、管理及安全性評估議題,針對農業生物技術之應用以確保全球糧食安全、APEC 各經濟體對基改產品之發展立場與管理及法規調和,以及降低農業生技產品之貿易障礙等議題進行探討。2018年起,討論內容開始加入介紹近年新興之基因編輯技術,並進一步探討相關法規及政策。 我方多年來推動農業生物技術創新與成果產業化應用,成功帶動如觀賞魚、動物用疫苗及生技檢驗檢測等農業生技產業持續成長,2016年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相關產業發展,聚焦農業基因體科技平臺、動植物健康管理,並從農業副產品發掘功能性成分。近年來氣候異常事件頻繁且嚴重,而基因編輯技術有機會有效、精準調整重要性狀,爰我方持續關注新興育種技術改善品種對於氣候變遷韌性之效果,觀察新技術對產業造成之改變,並仔細研析國際對精準育種相關管理議題及技術進展,以及其衍生之食品管理議題,關注APEC各經濟體之發展,以妥適研訂國內相關科技發展策略與管理措施,以兼顧我國農業產業調適、生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保障與國際貿易發展。本次會議由主管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查驗登記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江仟琦科長,及主管農業生物技術發展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湯惟真科長出席(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12年8月1日改制為農業部,科技處改制為農業科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