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中央銀行

美國對準備金付息及其貨幣政策效果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09901865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研究美國處理次貸危機之各項金融穩定政策,對準備金付及其貨幣政策效率,以及後續執行金融穩定採行之各項因應對策#
報告名稱: 美國對準備金付息及其貨幣政策效果
電子全文檔: C09901865_30169.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99/10/08
報告書頁數: 61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中央銀行 http://www.cbc.gov.tw/
出國期間: 99/06/26 至 99/07/09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謝儀悌 中央銀行 業務局 二等專員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2007年9月美國次級房貸問題爆發,使其面臨嚴重的信用緊縮危機,美國聯邦準備當局(以下簡稱Fed)自2007年9月18日至2008年12月16日間10度降息,將聯邦資金利率由點目標5.25%大幅調降至區間目標0~0.25%。惟金融危機造成聯邦資金市場流動性降低,Fed因而獲得國會同意,將準備金付息政策的啟動時間由原來2011年10月提前至2008年10月。 雷曼事件發生後,準備金餘額開始快速成長,由2008年9月的458億美元攀升至2010年8月的1兆美元,銀行準備金數量大幅膨脹約24倍,準備金增加金額中有98%來自超額準備。這些巨額的超額準備是美國繼持續性信用緊縮後又出現的新問題。 美國對超額準備付息,可使主要融通等放款利率與準備金付息利率(即Fed的存款利率) 構成聯邦資金利率之上下限,形成完整之利率區間,使Fed自2003年1月開始實施之半套利率區間操作,正式成為全套的利率區間操作。觀察各國準備金付息的經驗可以看出,若參與隔夜拆款市場交易的所有機構,皆具備向中央銀行收取準備金利息的資格,市場短期利率應不致跌破下限。然而,若市場參與者未全部加入中央銀行的存款機制時,就會削弱政策利率作為市場利率下限的有效性(如美國及英國)。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美國;
參訪機關: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美國紐約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瑞士信貸銀行
出國類別: 研究
關鍵詞: 準備金付息,美國準備金付息,準備金付息利率,法定準備,超額準備,超額準備付息利率,聯邦資金利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準備稅,利率區間操作,市場利率下限,隔夜拆款利率,常備存款機制,準備金甲戶,準備金乙戶。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金融保險
施政分類: 財政金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