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變電所基礎工程液化潛能評估方法及抗化措施技術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09603772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研習變電所基礎工程液化潛能評估方法及抗化措施技術# |
報告名稱: |
變電所基礎工程液化潛能評估方法及抗化措施技術 |
電子全文檔: |
C09603772_20639.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97/02/04 |
報告書頁數: |
21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洪紹智 |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輸變電工程處中區施工處 |
土木設計員 |
委任 |
報告內容摘要
土壤液化常發生於年輕的沖積地層或海埔新生地,例如沖積平原、沖積扇、沖積盆地、河川旁的高灘地、低地、舊有河道、洪氾區、人工水力回填區等,此類地層含疏鬆砂土且地下水位高,如果距震央位置不遠,則此類地層是液化高潛能區。歷史上曾經發生液化的區域,如果土質條件和地下水位置沒有改變,在未來的強震作用下,再次發生液化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自從1964年新瀉地震引起工程界重視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大致可將液化潛能評估方法概分為四大類,目前除了簡易法具有容易取得參數、計算公式簡易且具相當評估精確度之優勢外,其他方法多因精度不佳或計算方式複雜而不利運用。有液化可能之地盤,其處理方式通常可由改良工法或改變結構物基礎承載方式上著手。只要利用工程技術來提高土層緊密程度及縮短孔隙水壓消散的距離,就可以減少地震時孔隙水壓力的累積上升量,降低土壤液化的可能性。另外也可以使用特殊基礎型式來避免液化造成之損害,例如使用樁基礎等,但必須考慮砂土層液化時對樁基礎的影響。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日本; |
參訪機關: |
日本中部電力公司 |
出國類別: |
實習 |
關鍵詞: |
液化評估,抗液化措施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