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韓國強化農業韌性與生物多樣性之參與式保種研究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802369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強化農業韌性與生物多樣性之參與式保種研究 # |
報告名稱: |
韓國強化農業韌性與生物多樣性之參與式保種研究 |
電子全文檔: |
C10802369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8/12/20 |
報告書頁數: |
14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蔡秉芸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作物改良課 |
助理研究員 |
薦任 |
孫正華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
副研究員 |
其他 |
洪千惠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
助理研究員 |
其他 |
宣大平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
研究員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韓國地方品種保護工作已經執行逾10年,政府與民間共同協力運作也逐步上路,可供我國地方品種保存工作參考,本次參訪行程包含民間保種機構、政府保種協力相關部門及銷售地方品種之據點,期望透過本次參訪,提供我國公私部門保種協力工作之建議。韓國民間保種機構活動相當豐富,隱誾家與牛步農場皆與國立遺傳資源中心展開合作關係,隱誾家自韓國各個農村收集地方品種種子後,選擇栽培性狀較為優良的種原保存於國家種原庫,而牛步農場則自種原庫提取早期稻米地方品種,進一步進行栽培與調查,將遺失的用法及栽培方式逐一尋回,期盼韓國稻米老品種能再次發揚光大。而政府部門對保種議題也多有著墨,遺傳資源中心利用種子保存、組織培養、超低溫保存技術及DNA保存技術,進行種原保存工作,另外京畿道種子管理所更提供在地品種栽培諮詢、並與民間團體合作擴大種子收集、地方品種栽培與調查工作,並預計成立在地品種種子銀行,強化公私合作,國立農業科學院則進一步針對生物多樣性與傳統知識保留展開研究,首爾植物園也為一般不易第一手接觸農業的都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媒介,除了豐富的種子標本展示,種子圖書館更提供都市居民少量栽培種子,讓民眾藉由栽種更加了解自己的食物,未來將提供更多的地方品種給居民栽培。有關地方品種與小農栽培等作物銷售,韓國除設立類似農民直銷站的超市外,同時成立地區農產品代加工工廠,透過教育訓練,促進農民將農產品加工升級,也有合作社模式的銷售模式,利用農民合作社共同採購機械,並且聘僱當地居民協助包裝工作,達到農民收益穩定、產銷平衡的目的。
古老的地方品種常與地方文化與生活有所連結,若欲保存除了公部門作為發起者,仍需民間組織或部落共同投入,由公部門站在輔導的角色,教導農民留種繁殖技術及相關栽培諮詢,農友除提供栽培場及人力,更進一步將傳統作物留在生活之中,雙方合作才能將古老品種保存下去。除此之外,透過傳遞保種知識、教育消費者及升級產銷加工,賦予古老品種子更進一步的價值,農民栽培意願與消費者持續消費,才有辦法永續經營地方古老品種。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韓國; |
參訪機關: |
SEEDream保種組織,牛步農場,韓國農振聽國立遺傳資源中心,首爾植物園,忠清南道小農合作社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農民保種,種原管理,韓國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