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赴新加坡研習登革熱防治技術及疫苗導入規劃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600804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赴新加坡研習登革熱防治技術及疫苗導入規劃# |
報告名稱: |
赴新加坡研習登革熱防治技術及疫苗導入規劃 |
電子全文檔: |
C10600804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6/06/02 |
報告書頁數: |
12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出國期間: |
106/03/13 至 106/03/15 |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陳主慈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
科長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登革熱是目前世界上傳播最快速的蚊媒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署(WPRO)於2016年區署會議中建議各國審慎評估防治新技術以為因應,包括登革疫苗及新興病媒控制技術。新加坡除了在傳統的登革熱監測與防治方法方面具有豐富實務經驗,2016年10月核准全球首支登革疫苗Dengvaxia®之使用,亦開始進行攜帶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病媒蚊的田間試驗。
本次研習主題包括新加坡的登革熱監測與防治實務、登革熱疫苗政策、攜帶Wolbachia埃及斑蚊防治技術田間試驗計畫。新加坡登革熱防治體系由衛生部及環境保護局共同負責,並有跨部會組織之協調機制,長期有系統地匯集病媒、病毒、病例資料,做為風險評估及訂定調整防治策略的實證資料;此外,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及專家諮詢結果,Dengvaxia®對於新加坡預防登革熱之效益有限,故未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民眾須諮詢醫師後自費接種並簽署同意書,衛生部將於半年後對Dengvaxia®做進一步評估;而新加坡環境衛生研究所(EHI)自2016年10月開始在三個社區進行攜帶Wolbachia埃及斑蚊防治技術田間試驗計畫,已獲得初步結果,瞭解攜帶Wolbachia的雄性埃及斑蚊的飛行能力、在都會環境的存活時間、和野生雄性埃及斑蚊的競爭力,EHI將於2017年4月試驗計畫結束後彙整分析資料,再評估規劃下一階段的試驗計畫。
本次赴新加坡研習交流,不僅能瞭解防治新技術在當地的推展情形,亦可面對面討論實務運用上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同時建立長期經驗分享之管道,對於我國未來評估採取登革熱防治新技術的策略以及實務規劃,將有所助益。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新加坡; |
參訪機關: |
環境衛生研究所(Environmental Health Institute,EHI),環境保護局西南區辦公室(South West Regional Office,SWRO)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新加坡,登革熱,登革疫苗 |
備註: |
|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
衛生福利勞動 |
施政分類: |
檢疫及防疫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