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會臺北榮民總醫院
赴美國聖地牙哥參加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第五十一屆年度學術會議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202301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赴美國聖地牙哥參加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第五十一屆年度學術會議# |
報告名稱: |
赴美國聖地牙哥參加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第五十一屆年度學術會議 |
電子全文檔: |
C10202301_42886.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2/06/24 |
報告書頁數: |
7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郭萬祐 |
輔導會臺北榮民總醫院 |
放射線部 |
科主任 |
簡任 |
張豐基 |
輔導會臺北榮民總醫院 |
放射線部 |
醫師 |
薦任 |
丁偉義 |
輔導會臺北榮民總醫院 |
放射線部 |
醫師 |
聘、雇 |
報告內容摘要
本次大會為全美乃至於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神經放射線醫學的學術殿堂,對各層級的醫師,都是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學習以及接觸新知的機會。在會議中也見到了許多未來神經放射線的新趨勢:除了介入性治療部分集中在使用血流引導是支架置放,用此來治療腦動脈瘤;急性中風的動脈內血栓移除術也是最近治療進展中的熱門話題。而診斷部分則有相當多磁振影像新技術及利用分子磁振影像來診斷一些困難的疾病。
郭萬祐醫師發表的論文題目是「以假體研究平板偵測器數位血管攝影術測量腦實質血流體積時的全身有效輻射劑量,A phantom study on radiation effective doses of cerebral blood volume measurement using flat-detector DSA」;張豐基醫師發表的論文題目是有關於脊椎及鎖骨下動脈狹窄支架置放治療前後的臨床及血流動力變化;丁偉義醫師發表的論文題目是「顱內動靜脈瘻管所造成腦內靜脈壓增高的磁振影像表徵,MRI findings of intracranial dural aretriovenous fistula with venous hypertension」。論文發表時段的座長均提出相當有建設性的評論,可用此來修正未來此論文寫作與研究的方向。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美國; |
參訪機關: |
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第五十一屆年度學術會議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雜誌,世界神經放射線醫學會聯盟 |
備註: |
|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
衛生福利勞動 |
施政分類: |
衛生及社會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