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經濟部工業局

德國工業區域型態發展轉型-魯爾工業區為例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0202093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德國工業區域型態發展轉型-魯爾工業區為例#
報告名稱: 德國工業區域型態發展轉型-魯爾工業區為例
電子全文檔: C10202093_42716.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02/08/15
報告書頁數: 36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經濟部工業局 http://www.moeaidb.gov.tw/
出國期間: 102/06/01 至 102/06/16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陳建堂 經濟部工業局 工業區組 技正 薦任
劉起孝 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 第一組 科長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台灣過去為提升經濟成長,自1960 年起陸續開發62處工業區迄今,有效提供土地設廠,進而帶動了台灣的經濟產能,然隨全球化的衝擊及環保意識提升,區內廠商逐漸有外移現象,暨有工業區土地閒置及土地重新利用等問題,成為目前台灣不得不去面對的議題。如何能活化工業區及重新找到各工業區土地之定位,以符合產業發展現況及環境品質要求,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德國魯爾工業區19世紀因開採煤礦,配合鋼鐵產業快速發展,魯爾區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業區和最大的傳統工業地域 (註:44萬公頃,約新北市2倍),亦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然在鋼鐵產業外移及需求減少下,魯爾區一些大型煤鋼聯合企業關閉,工人失業。另,重化工業集聚帶來的環境污染、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等問題,迫使許多企業的經濟活動向外轉移,也使魯爾區的工業發展難以為繼。 德國政府在經過長期,通過改變原有建築、設施及場地的功能,重現了工業區的歷史,又為人們提供了文化、娛樂生活的園地,使魯爾區從傳統工業區轉型成一具有文化、歷史、娛樂的綜合區域,為國際上工業區更新與活化的成功案例之一。 故本研習計畫之目標乃參考之德國魯爾工業區發展經驗,作為未來政府研擬工業區再生的推動策略之參考。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德國;
參訪機關: 魯爾區協會,杜塞爾多夫工商會,波特洛普污水廠,蓋爾科斯基科學園區,創新城市魯爾計畫辦公室,駐德代表處
出國類別: 研究
關鍵詞: 魯爾工業區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地政
施政分類: 工業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