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參加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2013年會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0200754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2013歐洲地質年會發表論文」出國計畫#
報告名稱: 參加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2013年會
電子全文檔: C10200754_41581.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02/06/10
報告書頁數: 21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http://www.nmp.gov.tw/
出國期間: 102/04/07 至 102/04/12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楊小青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研究典藏組 助理研究員 聘、雇

報告內容摘要

本次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機票、會議註冊費及部份生活費,得以前往奧地利維也納市參加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2013年會(EGU general Assembly 2013),了解目前全球地球科學界的研究動向及最新研究成果。 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2013年會,每年有超過上萬名的國際學者與會,投稿超過一萬篇論文。以2012年為例,計有來自95個國家11,275名學者參加,發表文章共13,528篇,2013年的統計資料尚未公佈,預計參與人數與投稿篇數與2012年相當。歐洲地球科學界的研究重心,除了傳統的地質學研究,最近幾年的會議中心議題都是集中在全球氣候變遷與相關問題。歐洲南方的阿爾卑斯山與台灣中央山脈一樣,都是目前造山運動最活躍的地區,因此衍生的地質災害事件_如地震或土石流等,也非常類似,自然災害亦是會議主題之一。 傳統上,考古學與自然科學結合的科技考古是歐洲考古學界的強項,因此每年年會都會規畫相關議題,今年以「當地球科學家遇見克利歐佩特拉(埃及豔后):岩石、沉積物、土壤及氣候之地質考古研究—Where earth scientists meet Cleopatra: Geoarchaeology of rocks, sediments, soils and cliamte」作為地質考古主題,會議中諸多論文以地質、土壤、動物、植物學等研究方法解析過去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與變遷。台灣因特殊的地質條件,使得許多沿海地區的舊石器晚期遺址都還埋藏在海水之下,台灣已因快速的地體抬升,保存在數十米高的海蝕洞中,對歐洲學者而言,是一個新奇的經驗。 維也納為昔日奧匈帝國首都,保存非常多華麗的建築,博物館也有非常多的典藏品。會議結束後,等待飛機航班的空檔特地前往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參觀,看到博物館方配合新聞事件,趁勢再重新推出隕石展廳,了解一個成功經營的博物館除了優質的蒐藏品外,相關配套的推廣教育,也是重要的。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奧地利;
參訪機關: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
出國類別: 其他
關鍵詞: 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氣候變遷,博物館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施政分類: 教育及體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