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輔導會臺中榮民總醫院

人工電子眼研究及植入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0104409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人工電子眼研究及植入#
報告名稱: 人工電子眼研究及植入
電子全文檔: C10104409_40629.doc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02/02/05
報告書頁數: 8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輔導會臺中榮民總醫院 http://www.vghtc.gov.tw
出國期間: 100/12/15 至 101/12/14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林耿弘 輔導會臺中榮民總醫院 眼科部 師三級醫師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色素性視網膜病變(retinitis pigmentosa)俗稱夜盲症,是一種與基因有關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色素性視網膜病變會造成視網膜感光細胞及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逐漸壞死。患者常在十幾二十歲時有夜盲及視野縮小的症狀,之後視力逐漸惡化,到四五十歲時,有部分的患者已近全盲,部分患者殘留少許視力,日常生活需人從旁照顧及協助。目前色素性視網膜病變仍然沒有治癒的方法。 “人工電子眼”英文叫作”retinal prosthesis”,正確的中文翻譯應該叫作”視網膜晶片”或是”人工視網膜”。 Humayun醫師研究視網膜晶片已經有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國際上視網膜晶片研究的先驅者及權威醫師。視網膜晶片主要由附著於眼鏡上的微型攝影機、感應線圈及視網膜晶片等結構所組成。利用微型攝影機將影像錄下,轉化成電子信號,再藉由眼鏡上及眼球內的線圈相互感應,將電子信號及能量傳入位於視網膜上方的晶片,再藉由晶片上的電極刺激視網膜上殘存的細胞,產生神經訊號,傳入大腦內產生視覺影像。 去年九月份,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過第二代的視網膜晶片可以用於人體,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視網膜晶片不再只是實驗室的實驗項目,它已經成為一種可以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的醫療方式。現階段第二代視網膜晶片的電極為64 pixels解析度還不高,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256 pixels甚至是 1024 pixels的視網膜晶片都將可能會被研發出來;而我參與的部分是改進第二代視網膜晶片,使之可以替換更新。每當材料工程師研發出一種新的材質,便會交給我植入實驗動物中,觀察每一種新材質對於視網膜細胞所造成的影響或是損害。視網膜晶片的研究需要一個很堅強的團隊,包括眼科醫師、電子工程師、材料工程師以及獸醫師的配合,更需要有龐大的研究經費做後盾。我有機會能夠加入這個團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非常榮幸。 回台灣前,我跟Humayun醫師討論,希望有機會邀請他到台灣訪問及演講,他欣然同意;日後等視網膜晶片技術更加成熟時,他也同意讓台灣引進,給台灣的視網膜色素性病患帶來光明的希望。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美國;
參訪機關: Doheny Eye Institute
出國類別: 進修
關鍵詞: 人工電子眼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衛生福利勞動
施政分類: 衛生及社會安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