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中藥人才培育制度及中藥材安全機制與產銷管理參訪報告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103248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赴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參訪中藥學院及中藥人才培育制度及中藥材安全機制與產銷管理# |
報告名稱: |
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中藥人才培育制度及中藥材安全機制與產銷管理參訪報告 |
電子全文檔: |
C10103248_39598.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1/12/14 |
報告書頁數: |
16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林南海 |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
中藥組 |
技士 |
委任 |
報告內容摘要
東南亞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都有使用中藥材,而栽種中藥材最多的是大陸,使用國家又以東南亞日本、台灣屬最多,為有效管理中藥材安全,須制定相關法規於予規範,除考察先進使用國家,應深入瞭解當地對中藥材、中藥房及營業管理情形,擇優良者做為藉鏡,台灣緊臨中國大陸,國內所使用之中藥材有85%以上來自中國大陸,在建立中藥材管理規範和嚴謹的控管相形重要。行政院衛生署自2004年起即提出「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第一期計畫以來,即以建立中藥材品質安全為依歸,並實施中藥材包裝標示規格化、中藥材重金屬限量標準、農藥殘留、微生物等檢測規範;為繼續維護國民用藥安全,在第一期計畫結束前,再提出「第二期(2010-2014)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以承先啟後,持續為中藥用藥安全把關。台灣地區中藥材管理,朝三階段之時程加緊實施管控:第ㄧ階段為推動中藥材之包裝標示,以確認產品責任歸屬;第二階段為針對重金屬、異常物質及黃麴毒素等,陸續訂定公告各項限量標準,以確保中藥材之使用安全衛生;第三階段則致力完備中藥材之源頭管理機制,對進口產品文書認證及落地追蹤等工作加以落實持續推進。中藥材應用在藥品、食品、化妝品等方面上,其管理相形就極為的重要,從這次參訪新加坡看到新加坡政府支持專業設立專班就可看出,中藥學院成立於2002年4月,已辦學九個週年。中藥學院是在新加坡衛生部的積極推動下,由新加坡中藥團體聯合委員會屬下五個中藥公會、商會創建(五個中藥公、商會分別:新加坡中國醫藥保健品商會、新加坡中藥公會、新加坡中要出入口公會、新加坡製藥廣商公會及新加坡中醫中藥聯合會)。新加坡中藥學院是與中國著名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辦學,是中國境外最早的中藥學院,也是新加坡教育部私校教育機構(CPE)註冊的中藥院校;對其想開業之人士先行培養,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馬來西亞;新加坡; |
參訪機關: |
新加坡中藥學院.新加坡中藥公會.吉隆坡嵾龍中藥科技廠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中藥材、中藥房、專班、認證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