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及柏克萊分校短期研究報告書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09902235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及柏克萊分校短期研究計畫# |
報告名稱: |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及柏克萊分校短期研究報告書 |
電子全文檔: |
C09902235_30420.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99/11/11 |
報告書頁數: |
69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曹源暉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工程技術組材料實驗中心 |
研究員 |
薦任 |
李台光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工程技術組材料實驗中心 |
研究員 |
薦任 |
報告內容摘要
一.研究對象: 本次赴美國短期研究規劃行程由99年8月3日至8月11日合計9天,研究地點包括:(一)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二)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EER),(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蒐集美國有關建築物耐震法規及設計研究最新資料,並介紹我國在此領域之發展概況,藉此國際經驗交流,促進美國相關學者對我國之充分瞭解。
二.研究性質:包含參訪相關實驗設備、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及實驗室營運經驗交流、討論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可能性等相關內容。
三.研究內容:包含(一)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及柏克萊分校進行大型力學試驗課題短期研究,並順道參訪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與美國建築物耐震研究專家交流技術、研究心得。(二)介紹本所近年來建築物耐震研究辦理情形及未來展望。(三)透過參訪以及討論方式彼此交換意見,以獲取相關成功經驗並取得合作聯繫管道。
四.心得建議:(一)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之結構工程系,因擁有完整之實驗設施群,近年來在大學排名已逐步攀升,也因為大型力學實驗設備完善,除研究計畫案量維持穩定外,在結構耐震領域亦有舉足輕重之地位,本次參訪與研習行程,得以一窺該系之主要大型力學實驗設施,對未來材料實驗中心在實驗研究之發展,將有實質上之助益。(二)Powell實驗設施群皆設有專職之技術師,針對實驗研究案件,研究人員僅規劃實驗計畫,設備架設及實驗操作則由技術師負責,由此,可培育精良之技術人力。本所材料實驗中心在實驗操作方面仍仰賴臨時人力,實驗技術難以紮根,此為日後需調整改善之處。(三)在實驗室營運維護方面,由於美國加州政府財政困窘,補助州立大學之經費減少,學校實驗室亦須自籌經費才得以運作,因此在人力增補與儀器設備維護方面,亦須撙節開支。本所材料實驗中心主要儀器設備之保固期限陸續到期,未來設備維護費用將逐步提高,除持續爭取科技計畫支援外,檢測業務的擴增亦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四)本所3000噸萬能試驗機之設備容量,目前在世界上仍為數一數二、絕無僅有之實驗設備,在與汪教授之言談間,似乎亦有國際合作研究之空間,因此,除了持續強化實驗室人員在大型力學實驗方面之技術能力外,亦需積極籌畫未來實驗研究之發展目標。(五)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為國際知名之地震工程研究重鎮,實驗設備與研究課題與本所相近,其相關研究經驗非常值得本所借鏡,應持續實驗研究與營運經驗等方面的交流,以提升本所實驗能力。(六)本所應藉由國際合作研究的機會,汲取美國知名學者的研究經驗,以拓展本所國際知名度及提昇國際地位。(七)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結構工程系近年來之重點工作,主要以發展大型結構試驗為主,包含大型橋梁模型之靜態及動態試驗、阻尼器、隔震器及束制斜撐之試驗,可做為本所未來規劃相關研究方向及課題之參考。(八)柏克萊分校及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之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4大研究領域包含建築結構系統,橋梁和運輸系統,維生管線系統和資訊技術,其研究內容可做為本所未來規劃相關研究課題之參考。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美國; |
參訪機關: |
(1)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及柏克萊分校
(2)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建築物耐震研究,地震工程,結構工程,結構實驗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