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6大陸文化考察交流計畫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09600699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財團法人周凱劇場基金會辦理2006兩岸表演暨視覺藝術交流考察計畫# |
報告名稱: |
文建會2006大陸文化考察交流計畫 |
電子全文檔: |
C09600699_18173.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96/06/06 |
報告書頁數: |
35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林朝號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
參事 |
其他 |
呂仁華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
助理研究員 |
其他 |
吳嘉凌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
約僱人員 |
其他 |
周彥璋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
約聘人員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面對兩岸加入WTO全球化的競爭佈局,台灣除了與歐美、亞太各國競爭與合作外,勢不能避開幅員遼闊,擁有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大陸進行交流,且其於取得二○○八年奧運舉辦權,積極規劃全面以「發揚中華文化」及「傳統」為主軸,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於文化事業,並進而促動文化產業提升。而當中國大陸挾其蘊藏豐富的古蹟、文化資產、表演藝術團隊、美術館、藝術村的建設與經營管理經驗結合文化產業的推動,勢必對台灣未來的文化競爭帶來極大的衝擊與壓力。因而如何從相關面向切入,配合文建會現有施政重點,積極思考各面向交流考察,從而比較、省思、汲取借鏡經驗,藉考察交流來促進我國文化建設工作,是需審慎評估推動且必須面臨的課題。近來,從國際媒體對大陸地區之當代藝術空間、展演等的注目與熱烈報導中不難發現,大陸的發展快速、積極及其所呈現的潛力與實力,也察覺到台灣日趨被邊緣化的危機。為增進台灣藝術的國際曝光度與推動兩岸藝術交流平台,有需要深入了解彼岸發展現狀。本次考察交流活動包括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及國際交流三大項,其中表演藝術活動與國際交流以考察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北京重要表演場地與相關文化單位及2008奧運文化活動籌辦單位;視覺藝術則參訪上海北京兩地的藝術村、美術館。透過本考察活動開闢合作空間與交流機會,正視彼此文化之間的交集點與相異點,獲得雙方相互尊重、平等對待與互惠合作的最佳途徑,並進而掌握自己的文化優勢,爭取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因此本計劃目標為:(一)瞭解「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策劃與辦理情形。(二)瞭解上海、北京兩地藝術村發展現況。(三)瞭解上海、北京重要劇場經營管理現況。(四)瞭解上海、北京兩地重要表演團體如何經營國際市場。(五)評估2008在北京籌備台灣藝術節的可行性。(六)瞭解大陸文化單位或表演藝術團隊國際交流推展情形。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中國大陸; |
參訪機關: |
東方藝術中心,蘇州博物館,拙政園,周莊,昆山崑曲館,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上海美術館,當代藝術館,上海大劇院,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爾冬強藝術中心,上海東大名藝術中心,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杭州大劇院,恭王府花園,楊柳青博物館,天津戲劇博物館,清東陵,2006北京798創意文化節,天橋劇場,東方先鋒小劇場,保利劇場北京國家劇院,奧運文化活動組委會,中國美術館,宋莊藝術聚落 |
出國類別: |
考察 |
關鍵詞: |
文化藝術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