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中西交會的意象-十八世紀中國陶瓷裝飾元素中的西方風格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09600256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陶瓷美術的交流-以18世紀的中國與歐洲為例#
報告名稱: 中西交會的意象-十八世紀中國陶瓷裝飾元素中的西方風格
電子全文檔: C09600256_17874.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96/01/09
報告書頁數: 33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http://www.cpa.gov.tw/
出國期間: 95/06/30 至 95/09/02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余佩瑾 國立故宮博物院 研究員兼科長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往來密切,無論是耶蘇會傳教士居中牽線引進的異國文化與藝術,或是在競相開發奇珍的前提下,由廣東各大洋行模仿西洋風格產製的各類外銷品,都反映出中國與世界交流的面向。陶瓷正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本計畫即以十八世紀中國景德鎮生產的官窯瓷器和民窯生產的外銷瓷作為研究的主題,以從中觀察:(1)十八世紀清朝的御窯廠因西風東漸的衝擊,產燒具有西洋裝飾元素的作品。(2)因市場所需大量外銷往歐洲的中國陶瓷,改變歐洲陶瓷的審美意趣而產燒許多具有中國或混合亞洲其他地區裝飾元素在內的作品。(3)陶瓷文化交流的面向與內涵。此議題中的中國陶瓷將以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及英國倫敦大學大衛德基金會的典藏作為研究的基礎,而十八世紀中國銷往歐洲的陶瓷以及在歐洲產製本身即具有中國或中國以外的其他亞洲國家風格,足以反映陶瓷藝術交流面向的作品,則以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維多利亞亞爾伯特博物館的收藏作為研究的對象。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英國;
參訪機關: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u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維多利亞亞博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英國倫敦大學大衛德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牛津大學Ashmolean Museum,劍橋大學費滋威廉博物館(The Fitzwilliam Museum),薩克斯大學的The Barlow Collection,Glasgow的The Burrell Collection以及Keliven 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出國類別: 研究
關鍵詞: 倫敦,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亞博特博物館,英國倫敦大學大衛德基金會,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劍橋大學費滋威廉博物館,愛丁堡蘇格蘭皇家博物館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施政分類: 文化設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