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考察荷蘭菇蕈類自動化設施栽培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09304247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考察荷蘭菇蕈類自動化設施栽培#
報告名稱: 考察荷蘭菇蕈類自動化設施栽培
電子全文檔: C09304247_10989.doc
附件檔:
報告日期: 94/01/12
報告書頁數: 12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http://www.afa.gov.tw
出國期間: 93/10/09 至 93/10/15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莊老達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作物生產組 技正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荷蘭位於歐洲中西部,是世界上洋菇主要栽培地區,亦為洋菇最大出口國。由於該國洋菇栽培地區集中,專業分工,且有菇類研究與訓練之專責單位,使其洋菇品質產量均極為穩定,幾乎不受天候環境及病蟲害之影響。Horst位於荷蘭中南部,該地區方圓80公里內是該國洋菇主要產區,且相關之支援系統,如菌種、堆肥、泥炭土、自動化機械、設施、物流、學術研究、菇農協會等相關單位均集中於此地,使該地成為荷蘭甚至是世界上洋菇栽培之重鎮。該國洋菇栽培自動化程度極高,供製罐用之洋菇為機械採收,其栽培過程除需少數人力協助篩檢及機械採收外,幾乎無需其他人工。栽培管理亦僅係例行性巡查與紀錄。供應鮮食市場之洋菇則採人工採收,其栽培除採收與分級包裝外,亦幾乎全部自動化。另該國菇類研究,除傳統白色洋菇外,近年已選育出褐色系列洋菇新品種(HK-35)。另除双孢子菌菇類外,亦積極進行無孢子菌菇類之選育,並已獲初步成果。經比較我國與荷蘭菇類栽培,主要差異為:(一)荷蘭自動化程度高;我國僅栽培庫內之溫度,濕度、氣體採自動控制,其餘過程幾未自動化。(二)荷蘭洋菇栽培過程採專業分工,各環節均有專業公司,各司其職;國內菇類除菌種繁殖外,其餘工作大都由菇場獨立完成。(三)荷蘭洋菇菌種都由該國研究單位選育;我國則多採用國外菌種。(四)荷蘭洋菇均採溫控設施栽培;我國則以傳統菇舍栽培居多數。(五)荷蘭單一菇場(公司)規模大;國內菇場規模小。(六)栽培庫房之設計,荷蘭多採雙庫門設計,栽培床架入庫、介質舖上栽培床與栽培管理及採收利用不同庫門進出;國內則多採單庫門設計,所有作業均由此庫門進出。(七)荷蘭菇場於庫房內預留充分空間提昇作業效率;國內菇場充分利用空間,作業空間不足,效率差。(八)荷蘭洋菇單位面積產量高且穩定,每平方公尺產量約35公斤;國內產量低且不穩定,約為10-25公斤。雖荷蘭洋菇栽培有許多足供我國仿效之處,引進其栽培管理及專業分工之模式與機具,確可提昇作業效率與降低成本。然因國內產業規模小且產銷方式異於荷蘭,如全套引進荷蘭模式,除需考慮自動化機械之利用率外,有可能因產量穩定且大幅提昇,造成國內菇價下跌及傳統菇舍栽培者因成本無法降低及產量、品質不穩定等因素而無法生存。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荷蘭;
參訪機關:
出國類別: 考察
關鍵詞: 荷蘭、洋菇、自動化、設施栽培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農業
施政分類: 農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