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林貞夙 |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
|
助理研究員 |
薦任 |
報告內容摘要
此次赴美進修之目的,是為學習美國之社區老人健康照護規劃及評估之策略,並應用所學,提供新方式,以解決國內老人之健康照護問題,因此本篇出國報告將敘述美國之老人健康照護法規、政策及現況,並探討如何運用社區改造策略,由下而上透過社區老人的參與,以促進國內老人的身體、心理及社會等三方面的健康。美國老人相關之法規最重要的是1965年之老年美國人法案(Older American Act),它提供資金給州政府以從事老人相關服務、訓練和研究,同時成立老人行政部 (Administration on aging)及建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以提供老人之健康保險計劃。而老人健康狀況之評估方式則是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國家健康統計中心及戶政局合作,建立「聯邦機構整合之老化相關統計之討論會」,並於西元2000年提出人口、經濟、健康狀況、健康危險因子和行為、和健康照護等31項指標以評估美國老年人之生活情況。文中同時利用Brof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模式,分析影響台灣地區老人健康照護的個人、人際之間、組織、社區及公共政策等問題;國內老人的健康狀況有一半以上(56.46﹪)可獨立維持日常生活活動,而健康狀況良好,鮮有病痛者則有39.90﹪,由此可知多數老人之健康照護需求在於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此外,台灣75.8%的社區居家老人自述罹患一種以上慢性病,6.7%的老人至少一項以上的生活功能需要工具輔助或需人幫忙,而絕多數的功能障礙老人係由家庭照顧,因此老人對於醫療門診、長期照護及居家照護之需求亦值得注意。由於醫療資源分配有限,以往的政策多投注於急性醫療及長期照護,同時相較於美國老人的行政組織,國內缺乏一統整機構的老人機構,且主責單位及實施機關間的協調聯繫不佳,常導致服務有重複、片段、或不連續的現象。然而,單方面仰賴政府提供完全的服務是不夠的,所形成的服務也常無法切合老人所需,因此如何運用社區改造策略來整合社區資源,以提供老人身心靈的服務十分重要。社區改造策略包括:組織社區模式(Community Organizing Models)、社區健康工作者模式(Lay Health Advisor Models)、建立結盟(Coalition Building)、大眾傳播與媒體倡導策略(Mas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Advocacy)、賦權(Empowerment Approaches) 及以社區為基礎之行動參與研究(Community-base/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利用上述之社區改造策略於國內既有的社區健康營造計畫,同時結合老人相關群體,共同探討其需求及能力,期望能夠為其謀求更好的健康照護環境。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美國; |
參訪機關: |
|
出國類別: |
進修 |
關鍵詞: |
社區老人照護 |
備註: |
|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
傳染病防治 |
施政分類: |
醫療與公共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