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09500701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美國杜克大學亞太安全研究計畫# |
報告名稱: |
後冷戰時期美日同盟發展新趨勢 |
電子全文檔: |
C09500701_15178.doc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95/03/06 |
報告書頁數: |
39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周學佑 |
外交部 |
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 |
業務組長 |
薦任 |
報告內容摘要
【摘 要】美日同盟的戰略目標,最初設計只是美國企圖防止日本再次對美形成威脅、對蘇聯構成戰略牽制,並與美國在西太平洋之其他盟國共同串連為前進基地。後冷戰時期,美日同盟歷經波灣戰爭、北韓核武危機及911事件,同盟結構連續發生質變,更形緊密,美日同盟搖身成為美國在東亞戰略佈局的主要結構,其他區域內的雙邊關係漸次淪為次要結構,次要結構在主要結構下被解釋、界定及支配。由於美國單邊主義迄今仍居政策主導地位,日本為核武國家所包圍,1993年眾院選舉後,保守勢力上升,逐步邁向「正常國家」,意圖取得與國力相對稱之全球影響力,日本與美國結盟遂成唯一選擇。目前美日兩國均由右派掌權,美國在東亞享有巨大利益,無意自亞太地區退場,美國必須藉助日本力量支撐其在東亞之霸權。未來,美日同盟將在美國國防部、國務院、美國駐日大使館的主導界定下,強化同盟、適度地與日本分享權力,並朝深化、制度化及長期化之方向發展。國際政治史上,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二大經濟體長期結盟,極為罕見,美日兩國對同盟周邊事務的認知與協調,將決定同盟的緊密程度與發展趨勢。外交工作貴在發掘直接原因,採取間接路線,本文結論認為台灣與日本均為民主島國,國土戰略縱深不足,依賴外貿,缺乏能源,對周邊情勢及安危與共的認知接近,台灣倘能通過美日同盟的特殊結構與重新界定,當可在華府的全球佈局中取得更重要的戰略地位及安全保障。台灣如何加強通過美日同盟及對美駐日大使館與日本防衛廳之工作已成當務之急。本文分述如次:一、美日同盟之轉折與質變。二、布希政府對美日同盟之思考。三、小泉政府對美日同盟之困境。四、美日同盟之認知差距。五、美日同盟的共同敏感神經-中國之崛起。六、美日同盟之展望。七、美日同盟發展趨勢對台灣國家安全之意義。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美國; |
參訪機關: |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美日同盟,亞太安全,中國崛起,外交戰略 |
備註: |
|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
外交及國防 |
施政分類: |
外交僑務及兩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