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寄
請輸入資訊,以供轉寄您轉寄好友。
E-mail Address 以逗號 [ , ] 區隔,即可發多封 E-mail,一次轉寄以十封 E-mail 為限。
有*為必填(選)欄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茄科作物土壤傳播性病害(青枯病與萎凋病)防治技術開發與改進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403568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茄科作物土壤傳播性病害(青枯病與萎凋病)防治技術開發與改進# |
報告名稱: |
茄科作物土壤傳播性病害(青枯病與萎凋病)防治技術開發與改進 |
電子全文檔: |
C10403568_52362.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4/10/16 |
報告書頁數: |
22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周浩平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作物環境課植保研究室 |
助理研究員 |
薦任 |
報告內容摘要
臺灣氣候高溫多濕,適合各種作物病害之發生,而土壤傳播性病害一直以來就被認為是最難處理的問題,耕作方式改變、密集連作、藥劑不當使用,與自然環境之變遷等因素,都是導致土壤傳播性病害嚴重發生的原因。土壤傳播性病害初期的為害程度可能不明顯,但到後期發現時,往往呈現爆發性危害而難以防治,在眾多土壤傳播性病害中,以青枯病(bacterial wilt)與萎凋病(Fusarium wilt)為最令人束手無策的病害,青枯病為茄科作物絕症,而萎凋病則是瓜菜類與豆菜類作物產業最大殺手,兩者目前仍無適合的推薦用藥可供防治,僅能仰賴栽植前土壤消毒或是輪作等栽培管理方式控制病害發生,但往往因農友習性、栽培品種、操作技術與環境因子的差異,造成病害的控制不易全面奏效。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本場)應用液化澱粉芽孢桿菌防治上述二種「絕症」已顯現高度效果,本次前往日本東京農工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TUAT)及茨城大學(Ibaraki University),主要針對該校於拮抗微生物防治作物土壤傳播性病害(青枯病、萎凋病)之研究,進行互動交流。研習過程中同時參訪參訪東京農工大學內的植物工廠設施,了解植物工廠運作與作物生長情形。此外,於東京農工大學農學部拜訪2位教授,橫山正教授(Dr. Tadashi Yokoyama)與有江力(Dr. Tsutomu Arie)教授,橫山正教授與其他來自日本其他地區之專家學者於日本311核島福災後,有效運用土壤微生物,將受汙染的土壤進行復育工作;同時也分離多種具功能性之微生物菌種,具有生物肥料之功效,包含了Bacillus spp.、Aspergilus spp.、Burkholderia spp.、Azospirillum spp.與Gluconobacter spp.等微生物菌種,不但可以提升作物的產量,亦可同時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未來將持續朝向微生物肥料商品化的發展;有江力教授則為研究鐮胞菌等土壤傳播性病害的植物病理學專家,包含菌種鑑定、親和反應研究及無病原性鐮胞菌之篩選與病害防治之應用,有江力教授之研究團隊利用無病原性鐮胞菌防治水稻徒長病,處理組之罹病度僅為0~2.1%,相較無菌水處理之對照組處理罹病度已達38.7%,顯示無病原性鐮胞菌株,確實可以降低萎凋病菌的入侵與感染,此外亦應用維利黴素(Validamycin A)防治作物萎凋病,成效顯著,值得國內執行功效確認。此次行程亦前往茨城大學農學部拜訪成澤才彥教授(Dr. Kazuhiko Narizawa),其主要研究領域於植物內生菌之篩選、分離及其於病害防治上之應用,成澤才彥教授篩選出多種根瘤菌,其中Y34菌株具有促進植物生長及誘導植物抗病反應之效果,可用於預防作物萎凋病之感染,降低罹病度,成澤才彥教授亦開發根瘤菌堆肥,可以用於育苗土混拌處理,預防根部病原菌的入侵。期望透過本次國際合作方式建立雙邊的合作交流及知識經驗分享,可有效強化拮抗微生物之篩選平台、菌種培養條件測定與田間防治技術,開發出一套針對土壤傳播性病害有效之防治技術,解決無藥可治之土壤病害問題。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日本; |
參訪機關: |
日本東京農工大學,茨城大學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土壤傳播性病害,青枯病,萎凋病,植物工廠,無病原性鐮胞菌,植物內生菌,根瘤菌堆肥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