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轉寄

請輸入資訊,以供轉寄您轉寄好友。
E-mail Address 以逗號 [ , ] 區隔,即可發多封 E-mail,一次轉寄以十封 E-mail 為限。

*為必填(選)欄位

圖片驗證碼請移至語音播放讀取驗證碼
國家圖書館

參訪大陸北京及天津等地重要圖書館出國報告書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09204743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參訪大陸北京及天津等地重要圖書館出國報告書#
報告名稱: 參訪大陸北京及天津等地重要圖書館出國報告書
電子全文檔: C09204743_99.pdf C09204743_7815.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93/01/16
報告書頁數: 44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國家圖書館 http://www.ncl.edu.tw
出國期間: 92/10/26 至 92/11/01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張萬美 閱覽組 組員 薦任
蔡慧瑛 特藏組 組員 薦任
徐惠敏 編目組 組員 薦任
章仁美 出版品國際交換處 約聘人員 聘、雇
宋建成 副館長 政務官
蔡佩玲 採訪組 編輯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圖書館建築設計模式與典藏媒體及圖書館經營理念息息相關。試究藏書樓的經營,重典藏輕利用,以藏為主,藏閱合一模式,則以寧波天一閣和清四庫七閣為代表,收藏紙本。廿世紀初是古老的藏書樓蛻變為近代圖書館的重要時刻,引進了西方圖書館典藏及利用並重,但實施藏(書庫)、閱、借(管理)分開的管理模式,三者的區分及聯繫,合理有機組成一個整體,形成了近代圖書館的設計模式。這種模式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外圖書館有大英博物院圖書館(1853-1857建造)、法國國家圖書館擴建工程、美國國會圖書館(1888-1897建造);在國內有清華學堂圖書館(1916-1919建造),東南大學孟芳圖書館(1922-1924建造),而最具有指標性圖書館建築,是位北海公園西側文津街興建的國立北平圖書館(1931年興建),其後大陸地區稱北京圖書館。是傳統的閉架經營的圖書館,為依西方當代較為流行的近代公共圖書館的設計模式進行設計,平面採用「工」字型,閱覽室在前,書庫在後,兩者之間為出納台借書處及目錄櫃。這種模式及經營理念,在大陸成為20世紀前60年圖書館建築的主流模式。包括「工」字型及其變形布局的占60%,該館現為大陸地區國家圖書館(前身為北京圖書館)分館。(這是這次訪問國家圖書館分館的主因,在實地訪問時,由於維護的很好,仍可見「工」字型的規模。)廿世紀70年代開始,大陸地區對傳統圖書館,以藏為主,藏閱分開的閉架管理模式,無法適應圖書館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提供以閱為主,藏閱一體的開架管理的現代圖書館新模式,並改變人工操作,將計算機(電腦)技術應用於圖書館管理(自動化作業)。當時提出「三線藏書」的管理方式。其中開架書庫是書閱結合,空間一體化,讀者自取圖書閱覽;半開架書庫是藏閱分開,二空間毗連,讀者通過管理進入書庫閱覽,基本書庫是傳統的閉架管理書庫。以北京大學圖書館(1974開工)及北京圖書館(1983-1987建造)為先導。其後北京大學圖書館擴建將原館舍應需要再改造(因規劃及建造館舍時,正值文革時期,無法參考當時國外圖書館先進設計模式)並傍又建新館,是新舊兩部分組成,兩館舍渾然一體,是成功的案例。北京圖書館平面採以書庫為中心,按三線藏書管理方式進行設計,是一實現開架管理的過渡方式,適合國家圖書館的功能。(由於本館曾派員前往該兩館參訪,本次參訪也就暫不前往,待其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2003-2007年完工啟用再議)由於開架管理設計模式,80年代漸採用「三統一」──實行統一柱網(模距Modular尺寸)、統一層高、統一(樓板)載重的現代化圖書館設計理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不斷引入;復鑒於圖書館向公眾服務遠超過了信息的範圍,例如還有教育與休閒,圖書館新型服務空間愈來愈多呈現出來,作為廿一世紀的圖書館應考慮設置演講廳、會議廳(室)、視聽(影)欣賞室、展覽廳、茶屋咖啡廳、小劇場、書店等;加上數位圖書館興起,並對於人的尊重,「以人為本」民眾使用圖書館權利與提升,使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近10年間大陸地區建造圖書館新高潮階段,有許多現代化圖書館建築。因此,在天津、北京參訪,選擇了參訪天津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分館具傳統圖書館建築意義的圖書館;也參訪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天津泰達圖書館具信息(資訊)時代意義的圖書館。並順道參訪大陸地區被評為一級圖書館的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並兼及上述各館的館藏建立與服務特色,以為借鏡。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中國大陸;
參訪機關:
出國類別: 其他
關鍵詞: 天津圖書館,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泰達開發區)圖書館,泰達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科院,中國國家圖書館分館,首都圖書館,首圖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教育
施政分類: 社會教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