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越南茶葉產製銷考察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1302329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赴越南考察茶產業相關 生產基地、茶行、市場及茶產業發展趨勢#
報告名稱: 越南茶葉產製銷考察
電子全文檔: C11302329_1.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13/11/28
報告書頁數: 16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出國期間: 113/10/27 至 113/11/02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戴佳如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作物環境科 副研究員 薦任
邱垂豐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副場長室 研究員兼副場長 簡任
林祐瑩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作物改良科 助理研究員 薦任
黃宣翰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作物改良科 助理研究員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臺灣進口茶葉量每年約近3萬公噸,2023年茶葉進口量為28,185公噸,其中以越南為最大茶葉原料進口來源,越南進口約14,529公噸茶葉(綠茶6,634公噸、部分發酵茶2,524公噸、紅茶5,344公噸和普洱茶27公噸),約占總茶葉進口量52%,其中部份發酵茶進口量有93%來自越南,因此,為了瞭解近年越南茶葉發展趨勢,本計畫擬至越南林同省進行茶葉產製銷調查與取樣,考察地點包括胡志明市、大叻市和保祿市。本次考察心得與建議:1.林同省之茶產業,原先由臺商經營之茶園,已陸續轉賣給越商或轉種植其他作物,且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林同省茶葉產量自2015年便逐漸下降,臺式烏龍茶榮景不在;2.越南工資及製茶成本亦逐年提高,採茶同樣面臨缺工問題;3.越南內銷市場蓬勃發展,這幾年越南的台商,甚至是越商已經積極轉型內銷市場,並從越南市場擴展往東協國家;4.由精品茶轉型商用茶原料;5.咖啡種植密度高,田間栽培管理不佳;6.朝鮮薊富含多元酚物質,在臺灣僅有少部分種植,若能推廣種植,會成為有潛力的飲料作物。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越南;
參訪機關: 製茶廠、茶行、市場
出國類別: 考察
關鍵詞: 茶產業,越南,市場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
施政分類: 農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