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台灣與東亞鳥類之基因組重測序與親緣地理探討-以小雲雀、環頸雉為例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0603431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台灣與東亞鳥類之基因組重測序與親緣地理探討-以小雲雀、環頸雉為例#
報告名稱: 台灣與東亞鳥類之基因組重測序與親緣地理探討-以小雲雀、環頸雉為例
電子全文檔: C10603431_1.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06/10/27
報告書頁數: 9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http://www.tesri.gov.tw
出國期間: 106/09/20 至 106/09/27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姚正得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高海拔試驗站站主任 副研究員兼高海拔試驗站站主任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透過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辛辛那提博物館、明尼蘇達大學生態演化與行為學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等單位之合作,逐步開展東亞鳥類的系統演化和物種形成等分子遺傳相關之研究,共同探討台灣鳥類與華南、喜馬拉雅山區及東亞鳥類的親緣地理。環形種(ring species)從地理尺度上反映了物種逐漸分化的格局和過程,是研究物種進化的理想模型。然而,自然界中已驗證的環形種寥寥無幾,而對其遺傳分化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歐亞大陸廣布的雲雀屬複合種曾被認為是環形種,包括形態上漸變且地理上呈環形分布的三個物種,其中雲雀Alauda arvensis 和小雲雀A. gulgula 各亞種間的系統關係尚不明確,而日本雲雀A. japonica 做為雲雀和小雲雀的過渡類型,分類地位存在爭議。本中心與中國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系劉陽教授、瑞典物種訊息中心Dr. Per Alstrom等專家學者共同進行研究,對雲雀屬物種(雲雀,小雲雀,佛德角雲雀A. razae)多個代表繁殖地種群進行親緣地理學研究,來檢驗該物種的環形分布是否可以支持環形種。異域成種可能是環青藏高原族群遺傳分化的主要模式,而近期的族群擴張導致了閉合的環形分布,青藏高原族群的形成則是單次擴散事件和對高海拔適應的結果。最後,根據鳴聲分析和多基因物種界定的整合分類,我們初步建議將雲雀屬環形複合種劃分為6 個獨立的物種。廣布於歐亞大陸的雉雞(Phasianus colchicus)的不同地理亞種具有明顯的表現型和遺傳分化,亞洲大陸的歷史地理事件與氣候變遷影響了環頸雉的地理分布形式、遺傳多樣性和族群規模。粒線體基因和核基因資料均支持將雉雞分為5個主要分支。對於具有獨立遺傳特質的台灣亞種,應該特別加以保護及持續關注。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中國大陸;
參訪機關: 陝西師範大學
出國類別: 研究
關鍵詞: 鳥類基因組、親緣地理、小雲雀、環頸雉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
施政分類: 環境資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