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國立政治大學

《辯中邊論》之三性說的再檢討——以「所取—能取」的概念為核心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0000295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美國宗教學會2010年年會#
報告名稱: 《辯中邊論》之三性說的再檢討——以「所取—能取」的概念為核心
電子全文檔: C10000295_32778.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99/11/01
報告書頁數: 67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國立政治大學 http://www.nccu.edu.tw/main.php
出國期間: 99/10/30 至 99/11/01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耿晴 國立政治大學 助理教授 教師

報告內容摘要

《辯中邊論》之三性說的再檢討——以「所取—能取」的概念為核心 摘要 本文主張世親(Vasubandhu)對於佛教唯識傳統重要經典之一的《辯中邊論》(Madhyântavibhāga)的註解中,使用兩種不一致的詮釋進路。第一種進路將「能取」、「所取」——認知中的主、客側面——解釋為外在對象以及認知主體,然而第二種進路卻將「能取」、「所取」解釋為心靈中的主、客側面,外在對象以及認知主體乃是透過對於心靈中主、客側面的進一步實體化而成立。就「三性說」的角度來看,第一種進路將「所取」對應到「遍計所執性」;但是第二種進路則將其對應到「依他起性」。筆者將前者稱為「單層模型」而後者稱為「雙層模型」。進一步,筆者指出所謂的「雙層模型」,其實是與無著(Asaṅga)的「依他起性作為遍計執性之所依」之主張相呼應,並且說明「雙層模型」與《辯中邊論》的立場間存在相當的緊張關係。與此相對,筆者主張「單層模型」則應當被視為契合於《辯中邊論》的原始立場,理由是如果採取「單層模型」的詮釋進路,則可以得出對於《辯中邊論》第一章前半的一個融貫的解釋。最後,筆者檢討本文提出的從「單層模型」到「雙層模型」的轉換,如何為陳那(Dignāga)的知識論架構預備了道路。 關鍵詞:《辯中邊論》,「所取—能取」,三性說,世親,無著,唯識傳統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美國;
參訪機關:
出國類別: 其他
關鍵詞: 哲學、佛教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施政分類: 文化及觀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