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海峽兩岸地下水污染防治學術研討會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0102158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赴中國北京出席地下水污染防治學術研討會#
報告名稱: 海峽兩岸地下水污染防治學術研討會
電子全文檔: C10102158_38628.doc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01/10/09
報告書頁數: 21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http://www.epa.gov.tw
出國期間: 101/07/06 至 101/07/12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蔡鴻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土污基管會 技監兼執行秘書 簡任
楊鎧行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土污基管會 組長 薦任
黃士漢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土污基管會 組長 薦任
何建仁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土污基管會 組長 薦任

報告內容摘要

本署推動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與保護工作已滿10年,過去的推動工作經驗顯示,對於土壤污染所涉及的議題,已不能再停留於整治,而應該更宏觀的以國土資源保護為出發點。換言之,受污染的土地應思考如何透過政策、制度與技術層面的變革,使其能夠回復其生命力與價值,同時也可以減少國土的過度開發與綠地保護。 整體而言,大陸地區目前地下水的調查體系才剛起步,控制修復體系則尚處零星示範或緊急應變場址。於技術層面大陸地區尚在起步階段,特別是亟欲開展的調查技術,例如,本次研討會中並無觀察到地球物理及快篩技術之內容,ESA環境場址評估的調查步驟及潛勢分區概念亦未見,監測井雖全面施設中,但其設置規範略顯粗糙,採樣分析標準也在建構中,且尚未考量到未來監測井的整體維護方式; DNAPL 整治技術則無考量未來潛在釋出的風險,於決策上,似乎行政考量優於技術考量。 就未來兩岸技術層面之開展上,建議配合中國大陸環保部提出的「扭住“雙源” 」概念(優先著重從地下水水源和污染源展開調查,查清地下水型飲用水源的污染成因及潛在風險),並就我國過去所開展的相關工作與經驗,以重點污染源為對象,挑選七類型中的危險廢物堆存場、加油站及油庫及重點工業園區等類型列為先行試點、優先技術交流或協商主軸,但須考量各地區水文地質的差異與複雜性。並呼應石處長於會議結論所宣示的:深化本次結果、專題報告與產業交流等兩岸土水領域未來推展方向,於下次會議中分案介紹上述危險廢物堆存場、加油站及油庫及重點工業園區等類型場址臺灣地區過去的經驗與技術,使本次成果能更往下一個進程推展。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中國大陸;
參訪機關: 中國大陸環境部,中國大陸環境科學學會
出國類別: 其他
關鍵詞: 地下水,中國大陸,研討會
備註: 另有業界代表7人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
施政分類: 環境資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