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參加「戰爭結束之隱喻-緊連的三角關係之未來發展與威脅」研討會議出國報告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09404830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赴美國參加「戰爭結束之隱喻-緊連的三角關係之未來發展與威脅」研討會議#
報告名稱: 參加「戰爭結束之隱喻-緊連的三角關係之未來發展與威脅」研討會議出國報告
電子全文檔: C09404830_14404.doc
附件檔:
報告日期: 94/06/19
報告書頁數: 1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http://www.cdc.gov.tw/mp.asp?mp=1
出國期間: 94/03/14 至 94/03/19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何美鄉 中央研究院 生物醫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其他

報告內容摘要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 所舉辦的此類研討會,其結論通常對於政策面,或研究方向,具有指標性與引導性的作用。此次研討會,著重於討論對人體腸胃道內無致病性的共棲類─雙方互惠的生態,微生物所扮演的角色。會議結論如下:1.人類大腸內有多達500種的無致病性共棲類的細菌,多數為厭氧性細菌。2.這些細菌組合,因人而異。個人或許因接受抗生素的治療,而使細菌量大幅度的減少(到幾近無菌狀態),但後來再生的細菌菌種還是和原來的大同小異。3.這些細菌藉由分解人類大腸內無法消化(即將被排出)的多醣類,而攝取養份,但人類也因而得到更多的能量。據估計,帶有好的菌種的個體,每天可因這些細菌的存在而又多了1/3的能量,這或許可解釋,人類個體,既使攝取同等卡落里,但卻會維持不同的體重。4.有人建議開始針對這些細菌進行基因分析,把它們當能人類個體的一部分。5.這些細菌或許會成為人類未來營養能源之一。6.這些細菌多半無法有很有效的體外培養方法,仍須研究。原安排Dr. John lederberg 擔當主持人,且台灣有意要請Dr. Lederberg 來台。但他因健康因素並未與會。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美國;
參訪機關:
出國類別: 其他
關鍵詞: 無致病性的共棲類,厭氧性細菌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傳染病防治
施政分類: 醫療與公共衛生
回頁首